城乡差异、就医惯性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


_、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我国已于1999年进人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的老龄化水平和速度存在明显差异,2012年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已经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到2028年将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吒农村老龄化水平日益严峻的形势以及城乡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现实,使得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更加迫在眉睫。 卫生服务利用水平的高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们的就医行为,即人们是否及时、有效地利用了医疗卫生资源。现实经验以及学者的研究都证明老年人的就医行为选择是否健康、积极直接影响其能否尽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现实经验表明,城乡老年人在就医行为特别是就医态度和习惯方面差异显著,相对于城市老年人而言,农村老年人就医主动性和相关卫生服务利用可能性都相对较低。大量研究表明,城乡老年人的这种就医行为(包括就医观念和具体行为)往往是由于收人、医疗保障、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老年人的就医行为,最终体现为农村老年人健康体检概率、就医敏感性(患病后是否及时就医)等相对更低。


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222号兰州大学齐云楼1002室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08582号-9